投资收藏
  • “钯金”当“铂金”卖 珠宝市场问题多

    点击数:1302 次 发表时间:2012-04-09 文章分类:[投资收藏]

    [导语]股市持续低迷,楼市前途未卜,不少市民觉得买些黄金饰品、翡翠玉石起码能有保值的作用。然而,泉州市珠宝首饰行业协会提供给市政府的报告显示,泉州珠宝市场问题多多。

     

            在贵金属中存在着低纯度当高纯度卖、“钯金”当“铂金”卖等诸多猫腻,而玉石类饰品更是鱼龙混杂,以次充好抬高价格、人工处理品当天然宝贝卖等欺诈手法更是常见。市民如何才能避开陷阱?珠宝市场又该如何规范?记者展开多方调查并获悉,最近部门将开展针对珠宝市场的专项整治。

     

            目前,泉州有439家珠宝店,平均每一家30平方米的珠宝店,月交易量在20万至50万元,有的月交易量可达上百万元,泉州一年的珠宝交易量达数十亿元,占福建省的近半壁江山。市工商局12315消费者投诉中心的数据则显示,相关投诉逐年增长,今年1月1日起至昨日,珠宝类咨询投诉已达187起,去年471起。“平均下来,每天约有1.2起投诉。”

     

            市民投诉

      项链含金量无端少一半

     

            近日,市民杨女士拨打早报新闻热线22505555反映,不久前她发现去年12月在北峰工业区一首饰店购买的项链存在造假情况。

     

      “我找检测中心进行了检测,检测结果显示:印记为G750(黄金含量应当为750%。以上)的项链,实际黄金含量只有33.33%;印记为G585(黄金含量应当为585%。以上)的吊坠,实际黄金含量只有28.66%,这不明摆着欺骗人吗?”杨女士愤愤不平,整件首饰商家标价为1200多元,她实际上购买了600元,后来经过检测中心专业检测人员的分析计算,按购买当日金价计算,项链的实际成本只有300元左右。

     

      “泉州的黄金市场有这么乱吗?”杨女士在电话中生气地问。

     

            部门分析

      珠宝投诉集中在七方面

      市工商局12315消费者投诉中心副主任陈晓丹向记者介绍,消费者投诉较集中的是以下七方面:

      1.假冒他人注册商标,例如在著名珠宝品牌的柜台掺杂销售一些其他牌子的珠宝等;

      2.用低档珠宝玉石冒充高档珠宝玉石,以次充好,尤其突出的是翡翠,很多消费者投诉商家以注色翡翠冒充天然翡翠;

      3.还有虚假宣传珠宝的产地、工艺等;

      4.标识不规范,通过一些不正确的名称、简称等误导消费者;

      5.珠宝计量不足;

      6.一些商场进行有奖销售、凭小票抽奖等活动时,以劣质珠宝当奖品;

      7.售后服务方面,宝石脱落、断裂等情况商家无法及时提供售后服务。

     

      行业揭秘 三大“猫腻”忽悠消费者

      究竟珠宝市场存在多少“猫腻”?连日来,记者走访了多位业内人士,珠宝行业的一些潜规则由此浮出了水面。

     

      “猫腻”1:“钯金”当“铂金”

      对策:区分PT与PD

      “PT是铂金,PD是钯金,顾客对这些专业知识不太懂,有些商家因此乱标。”业内人士感叹,“但两者的价格整整差了三四倍!”

     

      还有些商家用K金冒充铂金卖,铂金也称为白金,但很多商家在白色黄金合金(俗称K金,黄金含量75%的K金210元/克左右,较铂金价格低)首饰的标签中使用“18K白金”、“白18K金”和“18K”等不规范的标识。

     

      “这些情况主要出现在一些小商家,有些大的商家则是打出“‘9999”’甚至“‘99999”’的标识来抬高价格。”市珠宝首饰行业协会副会长陈其荣介绍,根据国家的强制标准黄金纯度最高表示为千足金,纯度千分数表示为999%。,除非是金条,否则不存在“9999”、“99999”标识黄金纯度的首饰。

     

      完整的首饰产品标识应包括印记和标签,印记在产品上,包括厂家代号、贵金属元素代号、成色等产品基本要素,没有印记的产品就可视为不规范的产品,顾客购买时,应注意认清标识。

     

      “猫腻”2:9K金当18K金卖

      对策:买前心里先估价

      黄金是闽南地区深受欢迎的一种饰品,但业内人士透露:商家往往利用贵金属的成色做文章。

     

      “有不少商家将低纯度的黄金当成金含量为750%。(18K金)的首饰价格出售,有时18K金甚至只是9K金。”市区中山路某珠宝店老板陈先生说。

     

      若是按黄金零售价280元/克,一颗5克的Au750(18K金)黄金戒指,其含金量只有375%。(9K金),消费者就可能被骗525元。一条20克的金项链,消费者可能被骗2100元。然而,18K金和9K金首饰产品都可能为白色的黄金合金,普通消费者很难鉴别。

     

      陈其荣建议,除了请专业的检测师进行鉴定,购买黄金等贵金属时,消费者还可以通过心中的估价方式进行初步鉴定。首饰的价格=当日国际基价×成色×重量+加工费+损耗(约占15%—20%)+利润+税收。“黄金作为一种可直接流通的首饰,价格不可能太低,至少不可能低于基准价,消费者购买时,可以先在心中根据这个公式算一算大概的价格,再进行初步判断。”

     

      “猫腻”3:人工假货当真宝

      对策:小票写清成色并盖章

      “相比黄金饰品来说,玉石市场问题更大。因为金价相对透明,商家一般只能在‘概念’上打擦边球,而不同品种的玉、同一种玉但不同档次的价格差别极大,非专业人士难以鉴定识别。”采访中,不少业内人士都这样告诉记者。

     

      “不少商家会采用含糊其辞的方式隐蔽产品的质量,并为日后消费者的索赔制造障碍。”市珠宝首饰行业协会秘书长刘作岚介绍,根据规定,经过漂白、充填处理的翡翠(俗称B货)或经染色处理(俗称C货)的翡翠,应当标明“翡翠(处理)”,但不法商家将经人工处理翡翠充当天然翡翠出售。

     

      “有的商家在售出首饰时,只笼统地写翡翠手镯,而没有具体标清楚是A货、B货或C货,有的甚至连手镯、坠子等都没有写清楚,顾客过后发现问题时,很难有证据进行追究。”一名业内人士透露。

     

      “国家标准中明确规定不能用‘玉’作为命名,若是这样笼统定名为‘玉’,可能将蛇纹石玉、大理石玉、石英岩玉等中低档玉石类产品与高档的翡翠、和田玉类产品混淆。”市珠宝首饰行业协会秘书长刘作岚说。

     

      根据有关规定,销售时必须标出玉的具体品种,如翡翠、玛瑙等, 还应具体标清楚A货、B货、C货;在销售金、银、铂首饰制品时,国家规定在商品标签上必须用汉字标出规范名称、成分及特殊处理工艺。小票还应有商家盖章并保留好,以便日后维权。

     

      提醒

      请别盲目相信检测证书

      买珠宝玉石时,为了让买家放心,商家有时会提供“××权威机构”出具的鉴定证书。这些证书可信吗?记者就此采访了有关人士。

     

      一位业内人士说,在香港进行珠宝检测至少需要半天,检测一次费用为800元,但在内地,进行一次珠宝检测,“当天去,等一会就完成了,费用也只需要8到30元不等。这就可能导致检测时的一些失误,顾客不能盲目相信检测书。”该人士告诫说。

     

      刘作岚也提到,规范的珠宝市场,要求一件珠宝首饰配一本鉴定证书,但个别不法企业单位利用现代技术假冒检测机构的证书,达到一证多物或证物不符的目的,使消费者的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

     

      陈其荣建议,顾客进行珠宝检测时可认准目前国内普遍被认可的珠宝玉石质量检验师注册证,或是记下检验师的名字,上网检测核实是否有此检验师。

     

      建议

      建交易市场 开展专项整治

      “货比三家总是好的,买到好的珠宝是真的保值,但我们现在需要的是一双慧眼。”根据福建省宝玉石协会普查的数据,全省共有1527家金店或专柜,其中泉州地区439家,是全省金店最多的地方。但泉州至今没有一个专业的珠宝批发市场,进货均需到福州、莆田、广州和深圳等地的专业珠宝批发市场。“这样就存在资金结算、鉴定检测、交通住宿、资金货物流动安全等等问题,阻碍了产业的发展,也不利于市场的规范管理。建议规划建设泉州的珠宝(或艺术品)专业市场。”刘作岚说。

     

      此前,泉州市珠宝首饰行业协会曾向上级部门提请了一份建议书,书中提请政府重视泉州市的金银珠宝行业。由工商、质监部门定期和不定期,对泉州市贵金属和珠宝玉石产品的加工、销售环节进行一次行业执法监督检查。

     

      据介绍,目前,市领导对此作出批示,要求相关部门整治珠宝市场。市工商局12315消费者投诉中心也已形成了一份报告,正在酝酿专项检查活动。

    标签: 钯金 铂金 珠宝市场 投资 贵金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