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石
  • 玉雕作品鉴赏的两大要诀

    点击数:1347 次 发表时间:2012-11-21 文章分类:[宝石]

    [导语]中国玉雕作品的鉴赏和评价除了涉及玉石本身的材质、雕工研究外,还广泛涉及中国的儒道哲学、华夏美学、宗教习俗等众多社会人文科学领域,因此要鉴赏和评价对一件玉雕作品很不容易。

     

      玉雕作品鉴赏的两大要诀

      玉雕作品鉴赏的两大要诀。中国玉雕作品的鉴赏和评价除了涉及玉石本身的材质、雕工研究外,还广泛涉及中国的儒道哲学、华夏美学、宗教习俗等众多社会人文科学领域,因此要鉴赏和评价对一件玉雕作品很不容易。

      一、玉雕作品不同于玉雕产品

      若成品匠气十足毫无个性,或可以商业化批量生产,不妨称之为“玉雕产品”;若成品具有相当的艺术性,则可称之为“玉雕作品”、“玉雕珍品“甚至”玉雕艺术品“。通常玉雕材质越好,其所含艺术价值可能越高。

     

      二、鉴赏的切入点

      玉雕作品的鉴赏和评判可,可从以下方面切入作品的载体——玉石材质及利用、玉雕作品的语言—形式和内容。两者相互协调、相互衬托、相互补充。

      (一)作品载体——材质的鉴赏

      玉雕作品鉴赏的特殊性很大程度上就体现在材料品质评价和材料的合理使用判断上。

      材质的鉴赏包括两个方面:材质的品质,材质的使用。其中材质本身的品质是固定的,也是重要的价值因素,有较为一致的评判原则,而材质的使用却见仁见智,众说纷纭,成为玉雕作品鉴赏的重点。

      对天然玉材最大限度的使用和充分发挥、巧妙运用是玉雕创作最突出的特点,因此玉雕作品是否最大限度地表现了材质美是鉴赏要点之一 。天然玉材的材质美和作品的创作空间往往产生矛盾,因此玉雕作品是否最优化地处理和调和了这对矛盾也是鉴赏的要点之一。在制作过程中,既不能过分爱惜玉材,又不能完全独立干玉材创作。在设计时若完全依赖于材料的形态,过分强调其诱人的特性.则会失去造型艺术本身的价值。这一观点已然取得共识。

      由以上分析可知,通过对材料品质和材料合理使用程序的鉴赏,就能大致将玉雕品划分为玉雕产品和玉雕作品两大类。当然,材料品质和材料合理使用程度之间既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又具有一定的独立性。比如好料不一定出好作品,而好的作品并不都是好料。

      (二)作品语言——精神的鉴赏

      玉雕除必须强调材质美外,其形式美和内容的深邃也是绝不可忽视的。

      1、表现形式的鉴赏

      在玉雕作品的雕刻手法上,主要有圆雕和浮雕。圆雕是在实际存在白勺空间通过体、面、线等造型手段表现玉质和作品的题材,圆雕可通过体量表现气势,通过面白勺起伏和线白勺变化表现细节,通过线条约束外形,突出轮廓,观者可环绕圆雕作品从任何角度欣赏。浮雕是在平面上雕刻出凹凸起伏的立体形象,利用透视、错觉、实影造成较为虚拟的空间效果,可以表现错综复杂的场景。圆雕和浮雕经常同时出现在同一件玉雕作品上,两种表现形式相互衬托,穿插运用。

      在玉雕作品的表现题材上,通常将其分为山子、器皿、人物、花鸟等。在工艺的角度上其鉴赏和评价原则不尽相同,且表现题材随着时代的发展也存在不断变化发展的趋势。

      在玉雕作品的形式鉴赏特点和重点上,可以将其简单归为具象玉雕、装饰玉雕和抽象玉雕三大类。

      具象玉雕 是以客观事物为蓝本,对其外观、神情、动态、性格等进行再现。如玉雕动物、植物、人物等除要准确刻画其外观外.还要通过凝固的瞬间形象传递其动感、神态、思想和性格等信息。具象玉雕的鉴赏要点在于是否准确、生动、自然、传神。

      装饰玉雕 是基于客观事物,但通过概括、夸张、提炼等手法表现美学装饰价值,注重观者对美的体验和享受。如玉雕画、屏风、玉雕山子、器皿等,创作题材可以较为广泛。装饰玉雕的鉴赏要点不是在于真实,而是在于是否具有美感,是否符合形式美法则,如对称均衡,调和对比,节奏韵律,多样统一等。

      抽象玉雕通常是直接表现本质和内在结构,以点、线、面表现时空的节奏和韵律,追求时空的相对统一.表现人类思想的复杂和精华,注重思想性和艺术性。由于材质特点和传统的影响,真正意义上的抽象玉雕实体在中国玉雕作品中较少见,但抽象纹饰比比皆是,如涡纹、饕餮、盘长、太极图等。抽象玉雕的鉴赏要点在于是否能调动观者的情绪,产生丰富的联想和强烈的共鸣和认同。

      2、体现内容的鉴赏

      玉雕作品的内容主要是指题材、主要思想、人物、环境、情节等的综合,是通过形式表现出来的。相对于形式,内容通常可以通过作品标题或语言文字加以描述和表达。虽然近年来业内也出现了一些嘲讽和警示内容的作品,但大多数玉雕作品的内容都是从积极的角度借古喻今,歌颂美好的事物,表现幸福的生活。玉雕作品的内容通常看似简单、通俗,但经过充分挖掘后却往往发现其立意深远、内涵丰富。

      总而言之,中国玉雕事业的繁荣不仅需要制作大师,还需要鉴赏家和评论家。

    标签: 玉雕作品 玉雕工艺 玉雕